“永不逝去的感动”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下称“学院”)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拿起手中的纸笔、扛起摄像器材,在过去的20个月时间里,记录了20位中国会计界的老前辈,用视频、图片和文字记录下了他们的人生历程以及他们与会计的不解之缘。他们计划再用3年或更长的时间,抢救性地记录一批来自学术、实务和政府机构的会计界老前辈,为中国会计历史留下一批可能是仅有的视频资料。
“以打造中国会计信息中心为目标之一的学院,有义务也有责任携手社会各界来做好这个事情”。学院副院长刘勤如此表示。
为时未晚
学院会计口述历史项目组(下称“项目组”)成员尹成彦在他的个人空间里这样写到:“算上这几天即将记录的大家,我们的访谈共记录了13个人,平均年龄近80岁。其中,抢救性访谈的大家平均年龄高达90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有这样的感受,这个事情,我们做得太晚了。”项目组成员告诉记者,在他们的采访过程中,曾有人说过,早在十多年前就有“把杨纪琬这样老一辈的故事拍摄记录下来”的想法,可惜最终未能实现。
在业界广泛流传的《中国会计学界百年星河图》上,按照辈分,列在最年长的潘序伦、谢霖等老前辈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今年2月,硕果仅存的二星级老前辈,天津财经大学终身教授管锦康逝世。这些都让项目组在惋惜之余,多了一份紧迫感。消失在候选名单上的,还有在去年11月去世的南开大学教授阎光华。而促使这个项目组开启工作的一个动因,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易庭源教授在2011年的去世。
这样的紧迫感也存在于会计业内。因此,不少当下业界的知名人士在知晓这个活动后,都很乐意提供访谈线索等支持,老前辈们也都十分乐意接受项目的邀请。
“如果早一些时候做,好多人还健在;如果早一些时候做,好多人还能很全面详尽地记录下来。”尹成彦在随后的文字中写到。
然而,会计口述历史的记录工作只要开始了,就永远不算晚。
为什么口述历史?
中国古代历来有史官修史的传统。历史书籍用文字的形式来记录一个国家或一个行业的历史。口述历史则是用视频、语音、文字等方式,记录下来口述人的自我讲述,可能是自己亲历的故事又或者是自己一生的故事。口述方式,在丰富历史记录之余,也是对书面记载的一种佐证或纠偏。目前,口述历史的方式已经在包括崔永元的《我的抗战》等历史题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项目组成员坦言,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历史,行业中的人,都是历史中的一个片段,会计也不例外。我们见到的会计历史,有意大利的古书籍,有大禹在会稽山的传说,有孔子做库管的记录。这些历史,是记载于书本的历史。而会计口述历史,是让会计行业中的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与人,以其个人的角度,口述记录下来的是历史中丰富的、却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那些细节的精彩。
记者见证了项目组对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王世定的口述记录过程,其间的一个小插曲让人记忆犹新。
采访还未开始,闲谈间,王世定随手翻阅着此前刊登的其他教授的采访文章,没过多久他就对部分内容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同时,王世定也将当时的情况及修改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补充说明。各位大家都年事已高,难免对某些具体细节描述的不尽准确。但通过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的补充说明,使得这段历史更具说服力。
感动是此时最轻的一句话
项目组成员告诉记者,在他们参加的采访记录中,几乎每一位老前辈的口述都有那么一、两个场景让他们印象深刻: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创始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徐政旦老先生在拍摄前,一定要梳梳头、理理衣服。他虽已久离讲台,但学者仪态不可失。虽然坐着轮椅,但拍摄结束后,他坚持要送到门口。
证监会第一任首席会计师汪建熙对记录下历史真实异常迫切,他比项目组还希望记录下更多的东西,他想说的话远超出了项目组成员携带的录像带时长。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原主任石人瑾口述的内容不多,但对常人奉为瑰宝的经典教材,他却认为不值一提。
中注协前秘书长丁平准为了准备采访,事先打印了8000多字的文稿。
厦门大学教授常勋在口述中,念及坎坷往事,回想起恩师的不幸,热泪盈眶、哽咽无语。
谈及对自己大半生的评价,早已是业界翘楚的厦门大学教授葛家澍却用“徒有其名”四个字来概括。
原浙江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95岁的尹锡章老先生,为了保持口述时的良好状态,特意先输了氧。
……
在项目组另一成员曹巧波的个人感想中有这样的叙述,“老前辈们都在毫无压力的状况下,面对着摄像机尽情叙述。虽然目前,我们刊登出来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但对于几十个小时的采访视频及数十万字的实录文字,最终,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这些资料的价值。”
打造会计信息中心
项目组的诸多成员,包括亲自参与或协助项目组联络采访的业内人士,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感动”。然而在记者眼中,这种感动背后埋藏着的是一种雄心,是“打造会计信息中心”的豪情壮志。
刘勤告诉记者,在项目组提出会计口述历史这一设想之初,学院领导层就给予了肯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
“基于已有的网络信息平台,学院一直致力于行业信息的收集与提供。但开展信息收集工作,并不能只是往前看,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也是十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对于‘活到老,学到老’的会计行业而言,有时回过头看看过去发生的事情,了解行业发展走过了怎样的道路,更有助于当下的专业人士以史为鉴,在日常的执业行为中时刻保持警醒。”刘勤坦言。
他还告诉记者,目前,除去少量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给予了部分资金支持外,项目成本全部由学院承担。对于项目本身,学院最初就没有做任何盈利方面的打算,这是一个纯公益的项目。
“我们只是想通过学院的努力,为会计行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刘勤由衷地说。
这样的信息中心作用正在显现。近期,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委员、正在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收集历史资料的杨智杰教授,特意造访项目组商洽视频资料的使用问题。
得道多助
项目的运行,在学院内得到了从院领导到老师的积极支持。
在团队的合作下,项目的一些初步成果也整理为文章发表在中国会计视野网等网站或纸媒。
在学院外,知道项目的人都会翘起大拇指说项目“功德无量”。信永中和、苏亚金诚、天健、致同、利安达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和何培刚等业界人士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另外,学院的EMBA学员,叶红军律师等则提供了免费的法律服务。
“重要的不是钱的多少,而是一种被认同的成就感。”项目组成员如此评述他们的心情。
当下,口述历史项目的后备名单还在不断的变化,实务界和政府界的会计老前辈们也将更多地参与进来。“会计行业的发展,是政府部门尤其是财政部门、学术界、实务界各方努力的结果。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在财政部领导的支持下,开展对老部长、老司长的记录,他们是改革开放后会计行业发展的重要见证人和推动者。”学院院长李扣庆表示。
“他们对口述历史项目的认可,是对我们的一份信任。我们只有专心做好老前辈的记录来给予回报。”项目组成员如此表示。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